-
天津眾邁鄉(xiāng)鎮(zhèn)污水處理的五大技術工藝
發(fā)布時間: 2021-06-15 點擊次數(shù): 748次天津眾邁鄉(xiāng)鎮(zhèn)污水處理的五大技術工藝
生活污水經格柵截留大顆粒污物后流入調節(jié)池,調節(jié)池采用曝氣式,以均衡水質水量,并通過曝氣攪拌避免污物沉淀。調節(jié)池后部設缺氧池,好氧處理采用兩級生物接觸氧化。生物接觸氧化是處理流程中*重要的部分,大量有機物在這里被細菌好氧降解。采用多級分段式接觸氧化,形成逐級負荷遞減系統(tǒng),使接觸氧化在去除率、抗沖擊負荷、出水水質等方面更具優(yōu)勢和可靠性。
生物接觸氧化出水再經過過濾、消毒,即可完成深度處理中水回用。
鄉(xiāng)鎮(zhèn)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工藝流程:為了達到排放要求,處理工藝采用以生化處理A/O法為主處理的二級處理法A/O工藝,即缺氧—好氧污水處理工藝,該工藝具有適應能力強,耐沖擊負荷,高容積負荷,不產生污泥膨脹,排泥量少,脫氮效果較好等特點,特別適合于中小型污水處理站選用。A/0工藝由缺氧池和好氧池串聯(lián)而成,在去除有機物的同時可以取得良好的脫氮效果。該工藝的顯著特點是將脫氮池設置在除碳過程的前部,即:先將污水引入缺氧池,回流污泥中的反硝化菌利用原污水中的有機物作為碳源,將回流混合液中的大量硝態(tài)氮(NO—x-N)還原成N:,從而達到脫氮的目的;污水接著進入好氧池,大部分有機物在此得到消化降解,好氧池后設置二沉池,部分沉淀污泥回流***氧池,以提供充足的微生物,同時將好氧池內混合液回流***氧池,以保證缺氧池有足夠的硝酸鹽。工藝一:地埋A/O-人工濕地
地埋A/O-人工濕地技術是在常規(guī)生化處理基礎上增設人工濕地系統(tǒng)進行深度處理。人工濕地系統(tǒng)是人為的在有一定長寬比和底面坡度的洼地上用土壤和填料(如礫石等) 混合組成填料床,使污水在床體的填料縫隙中流動或在床體表面流動,并在床體表面種植性能好、成活率高、抗水性強、生長周期長、美觀及具有經濟價值的水生植物(如蘆葦,蒲草和美人蕉等) ,形成一個“基質—微生物—植物”的復合生態(tài)系統(tǒng),并利用這種復合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凈化功能進行水質高效凈化。適用于地勢條件易于集水污水并能通過自流出水的且規(guī)模適中的村莊,處理規(guī)模20~200 t/天。
工藝參數(shù): 缺氧池停留時間不小于4 h,好氧池停留時間不小于6 h,污泥清理周期180 天,人工濕地水力負荷0. 5 ~1. 0 m3/(m2˙d) ,工藝流程見圖1。
目前農村污水處理的五大技術工藝
人工濕地系統(tǒng)較之傳統(tǒng)處理系統(tǒng)有許多優(yōu)點: ①建造和運行費用便宜,易于維護; ②處理工藝效果可靠,不僅能去除常規(guī)污染物,而且對營養(yǎng)物質等具有明顯的處理效果; ③可有效緩沖水力和污染負荷造成的沖擊。同時,污水人工濕地處理系統(tǒng)也存在一定的缺點: 占地面積大,每天處理噸水需要占地5~10 m2 ; 易受病蟲害的影響; 生物和水力復雜性,使得設計運行參數(shù)不精確,需經過2~ 3 個生長季節(jié),才能形成穩(wěn)定的植物和微生物系統(tǒng)。
工藝二:地埋A/O-生態(tài)塘
地埋A/O-生態(tài)塘技術是在常規(guī)生化處理后增加生態(tài)塘處理工藝。生態(tài)塘亦稱氧化塘或穩(wěn)定塘,是一種利用天然凈化能力對污水進行處理的構筑物的總稱。其凈化過程與自然水體的自凈過程過程相似,通常是將土地進行適當?shù)娜斯ば拚?,建成池塘,并設置圍堤和防滲層,依靠塘內生長的微生物來處理污水。生物塘是以太陽能為初始能量,通過在塘中種植水生植物,進行水產和水禽養(yǎng)殖,形成人工生態(tài)系統(tǒng),在太陽能(日光輻射提供能量) 作為初始能量的推動下,通過生物塘中多條食物鏈的物質遷移、轉化和能量的逐級傳遞、轉化,將進入塘中污水的有機污染物進行降解和轉化,后不僅去除了污染物,而且以水生植物和水產、水禽的形式作為資源回收,凈化的污水也可作為再生資源予以回收再用,使污水處理與利用結合起來,實現(xiàn)污水處理資源化。該技術適用于擁有自然池塘或閑置溝渠,地勢條件易于收集污水,并能通過自流出水的且規(guī)模適中的村莊,處理規(guī)模20~200t/天。
工藝參數(shù): 缺氧池停留時間不小于4 h,好氧池停留時間不小于6 h,生態(tài)塘停留時間不小于24 h,污泥清理周期180天,工藝流程見圖2。
目前農村污水處理的五大技術工藝
生態(tài)塘較傳統(tǒng)處理工藝基建投資和運行費用低、維護和維修簡單、管理方便; 但負荷低,占地大,受氣候影響較大,若設計或運行管理不當,則會造成二次污染。工藝三:地埋A2/O-人工濕地
A2/O 工藝亦稱A-A-O 工藝,本工藝為采用厭氧—缺氧—好氧法生物脫氮除磷工藝的簡稱,是流程簡單,應用廣泛的脫氮除磷工藝。適用于處理要求較高,四季氣候變化大,氣溫較低的地區(qū)。處理規(guī)模不小于200 噸/天。
工藝參數(shù): 厭氧池停留時間不小于2 h,缺氧池停留時間不小于4 h,好氧池停留時間不小于6 h,人工濕地水力負荷0. 5~1. 0 m3/(m2˙d) ,污泥理周期180 天,工藝流程見圖3。
目前農村污水處理的五大技術工藝
地埋A2/O 工藝主要優(yōu)點有: ①脫氮除磷效果好,出水水質好; ②工藝穩(wěn)定可靠,便于集中管理。但是A2/O 處理工藝也存在一定的缺點: 反應池容積較A/O 工藝要大; 需要設置內回流,能耗高; 運行費用高。
- 下一篇:一體化設備配件水泵分類和工作原理!
- 上一篇:污水處理好氧池異常狀況如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