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xiāng)鎮(zhèn)污水處理設備A/O+MBR工藝報價
更新時間:2024-07-13
型號:ZM-100
廠商性質:生產廠家
生產地址:天津
品牌 | 眾邁環(huán)保 | 加工定制 | 是 |
---|---|---|---|
處理量 | 0.5-50m3/h | 主體材質 | 碳鋼 |
水泵功率 | 0.75kw | 額定電壓 | 380v |
一體化污水處理廠家 | 120*300*300 |
鄉(xiāng)鎮(zhèn)污水處理設備A/O+MBR工藝報價
1.A/O和MBR工藝概述
1.1 A/O污水處理工藝介紹
A/O是Anoxic/Oxic的縮寫,是由缺氧池和好氧池串聯(lián)而成,它的*性是除了使有機污染物得到降解之外,還具有一定的脫氮除磷功能,是將厭氧水解技術用為活性污泥的前處理,所以A/O法是改進的活性污泥法 A/O工藝作用是去除有機物的同時得到良好的脫氮效果。A/O又稱前置反硝化,顯著的工藝特征是將脫氮池設置在除碳過程的前面,先將廢水引入缺氧池,回流污泥中的反硝化菌利用原污水中的有機物作為碳源,將回流混合液中的大量硝態(tài)氮還原成氮氣,從而達到脫氮的目的。然后進入后續(xù)的好氧池,O段后設沉淀池,部分沉淀污泥回流A段,以保證A段有足夠的硝酸鹽。采用該方法優(yōu)點是處理效率高,流程簡單,投資省,操作費用低,缺氧反硝化過程對污染物具有較高的降解效率容積負荷高,缺氧/好氧工藝的耐負荷沖擊能力強。但由于沒有獨立的污泥回流系統(tǒng),從而不能培養(yǎng)出具有*功能的污泥,難降解物質的降解率較低;若要提高脫氮效率,必須加大內循環(huán)比,因而加大了運行費用。另外,內循環(huán)液來自曝氣池,含有一定的DO,使A段難以保持理想的缺氧狀態(tài),影響反硝化效果,脫氮率很難達到90%。
1.2MBR污水處理工藝
膜生物反應器(Membrane Bio-Reactor)簡稱MBR處理工藝,是近年來發(fā)展和應用較快的一種新型生化處理工藝。把膜分離技術中的超微濾技術與污水處理中的傳統(tǒng)活性污泥法相結合,用膜組件代替活性污泥法中的二沉池,就構成了MBR工藝,也稱作膜分離活性污泥法,它是預處理、生化處理和膜過濾的有機組合。MBR以膜分離過程取代重力沉降過程對膜生化反應池內的含泥污水進行過濾,不論固體顆粒的沉降性能如何,均可實現(xiàn)泥水分離。一體式膜生物反應器是生物處理技術與膜分離技術相結合的一種新型、高效的污水處理技術。它是利用微生物對反應機制進行生物轉化,利用膜組件分離反應產物,并截留生物體,實現(xiàn)水力停留時間與污泥停留時間的*分離。消除了傳統(tǒng)活性工藝的污泥膨脹問題,并且由于曝氣池中活性污泥濃度的增大和污泥中texiao菌的出現(xiàn),提高了生化反應速率,同時,通過降低F/M之比來減少剩余污泥的產生量,提高了生化處理的效果。
MBR 處理污水的優(yōu)勢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1)對有機物的高去除效率。膜過濾過程中形成的凝膠層,可以截留比膜孔徑小的物質,當生物反應器處理效果不佳時,由于膜的高效截留作用,仍可以獲得很好的出水水質。(2)較短的水力停留時間。由于膜過濾及高污泥濃度增強了系統(tǒng)對污染物的去除能力,使得水力停留時間短,當HRT 在 1.5-2h 時對有機物仍然有較高的去除率。(3)對細菌和病毒的去除。膜-生物反應器在運行過程中會在膜表面形成凝膠層,凝膠層的形成使得其不僅對懸浮物(SS)、有機物去除效率高,而且可以去除細菌、病毒等,從而在后續(xù)消毒工藝段減少了消毒劑的投加量。
2、A/O +MBR結合工藝
污水處理站采用A/O+MBR膜生物處理相結合的處理工藝,前置缺氧段+好氧段,進行生物脫氮,MBR膜生物反應池中設置浸沒式膜生物反應器,進行深度處理。該處理工藝以膜組件取代傳統(tǒng)生物處理技術中的末端二沉池,在生物反應器中保持高活性污泥濃度,減少污水處理設施占地面積,并通過保持低污泥負荷減少剩余污泥量,主要利用沉浸于好氧生物池內之膜分離設備截留槽內的活性污泥與大分子有機物。
鄉(xiāng)鎮(zhèn)污水處理設備A/O+MBR工藝報價
主要構筑物設計參數(shù)
進水泵房及粗柵格
自帶封閉罩格柵2臺,柵條間為20mm的間隙,柵格寬度為1.4m,片面尺寸為7m×10m,有效水深控制在6m,通過無軸螺旋輸送機完成輸送。進水泵房設置潛水泵3臺,2臺使用1臺備用,其具體參數(shù)為N=100kW,H=19m,Q=385L/s。
中細格柵及曝氣沉沙池
沉沙池的前邊和后邊需分別設置格柵1道,沉沙池后邊設置1道細格柵,前邊設置1道中格柵。細格柵和中格柵都將采用1備2用的方式進行設置,中格柵柵條間設置60mm的間隙,寬度設置為1.8m,細格柵柵條間設置30mm的間隙,寬度設置為2m,曝氣沉沙池將運用地上式鋼筋混凝土池,其尺寸為H4.2×B8.4×L29.45(m),鼓風機采用2臺羅茨風機,1座備用1臺使用,2套粗暴氣系統(tǒng),1臺沙水分離池。
水解酸化池
水解池設置1座,分為8格,其布水是通過自動脈沖完成,池中需設置排泥管2套。1套排泥管設置在水解池的底部,將支管延伸到泥斗之中,同時還可以當做放空管使用,另一套設置在池子約中間位置完成穿孔排泥。利用污泥螺桿泵將排泥泵送到污泥均質池內。水解池尺寸為H8.3×W15×L23(m),水力的停留時間大約為4h。
A2/O生物池
設置2座生物池,共4組,每組能達到1.198m3出流量,單個生物池的尺寸為7m×45m×116.5m,控制在6m的有效水深,總容積為122338m3,前置缺氧段為1.02HRT/h,有效容積為4884m3,厭氧段為1.52HRT/h,有效容積為52536m3,缺氧段為9.61HRT/h,有效容積為46042m3,好氧段為10.99HRT/h,有效容積為52536m3,后缺氧段為1.82HRT/h,有效容積為8721m3,后好氧段為0.61HRT/h,有效容積為2904m3,總停留時長設計為25.53/h,水溫控制在12℃,總泥齡為22SRT/d,BODS污泥負荷為F/M=0.03kg/(kg·d),產泥率為Ex=1.3kgSS/kgBOD,懸浮固體的濃度為(MLSS)3.5g/L,標總下的大氧量需求為14000kg/d,平均剩余污泥產量為2063kgO2/h。在后缺氧池、厭氧池中都將運用進口的潛水推進器,數(shù)量為36臺,D=2000mm,N=3.1kW,前置缺氧池中運用6臺進口潛水推進器,D=1800mm,N=3.1kW。采用7臺潛水軸流泵,1臺備用6臺使用:N=15kW,H=1.3m,Q=2083m3/h,以此進行內回流。曝氣通過4臺單級高速離心鼓風機,1臺備用3臺使用,設置10815個微孔曝氣頭,單個的充氧能力為每小時2m3。
二沉池
設置4座二沉池,運用周邊出水、中心進水的輻流式沉淀池。每個沉池的尺寸為H=5m,D=36m,池邊為4.5m的水深,該池大流量為1.5m3/s,其表面負荷控制在1.33m3/(m2?h)。二沉池中的污泥排出需設置4臺單管吸泥機完成,其表面設置不銹鋼溢流堰4套,讓污水能夠流入環(huán)形渠道,渠道底部需設置間距、大小不等的孔口,讓水流能沿整個沉淀池池周均勻布水。
高效沉淀池
其深度處理單元主要是把沉淀、反應、混合等結合在一起的高效沉淀池,該池的大流量設計為1.5m3/s。高效沉淀池設置1組,包含2池,其中斜管沉淀池、絮凝區(qū)、快速混合區(qū)。斜管沉淀池的尺寸為H7.2×B14.5×L14.5(m),斜管的直徑尺寸為80mm,L=1m,絮凝區(qū)設置2臺變頻絮凝攪拌機,N=3kW,停留時間為8.7min,快速混合區(qū)設置2臺變頻混凝機械攪拌機,N=7.5kW,停留時間為66s。
污泥脫水機房及加氯加藥間
在污泥脫水機房設置5臺帶式污泥濃縮脫水一體機,B=2.5m,每臺脫水機都將配置1臺N=11kW,H=20m,Q=70m3/h的污泥投配泵,機房尺寸設置為H8.5×W22×L36.15(m),大流量設置為1.5m3/s。采用濃縮脫水一體機后能達到80%的含水率,污泥體積為130m3/d,污泥全部通過外運填埋的方式進行處理。對加藥間及部分再生水處理加氯間采取合建處理。加藥間主要是為污水化學除磷提供絮凝劑,其投加點分別是深度處理車間、高效沉淀池中的機械混合池。所用的除磷藥劑為液態(tài)聚合鋁,所投加的藥劑量為40mg/L,藥劑的質量濃度為11%,對其進行稀釋后進行投加,每天需進行藥劑配制二次,同時還能為高效沉淀池提供凝劑,其投加點主要是在絮凝區(qū),藥劑主要采用固體聚丙烯酞胺,所投加的藥劑量為1mg/L,藥劑的濃度為10%,投加方式為原液投加。補氯的投加量為2mg/L,后加氯的投加量為10mg/L。